
主題🦴:“俠”的分化與武松形象的演變——一個文化史的觀察
主講人:楊彬
時間:2023-03-24 10:00:00
地點:延安路校區中南219
組織單位🙆🏽👂🏻:沐鸣2
主講人簡介:
楊彬🚣🏽♂️,文學博士🤽🏿。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小說與小說理論、中日文化與文學傳播👨🏿🦱。論著有《崇禎本金瓶梅研究》《文化選擇:中國小說在日本奈良、平安時期的流播——以<遊仙窟>為例 >《<金瓶梅詞話>與<賈雲華還魂記>:“多層仿擬”的寫作方式及其意義》等🕒。
報告提要:
“俠”文化從一開始就呈現出不斷分化的態勢。在中國古代漫長的皇權專製社會中,更經歷了兩次大的變化👳🏽,呈現出鮮明的文化大、小傳統的分野和互滲的特征。第一變是西漢時期對於俠群體的直接摧滅🤨,尚保留著俠的道德範型🚰🟰,對後世也持續產生著積極影響;第二變則是自宋代始至明代完成了對於俠所從生的文化土壤的毒化和毒害👸🏻👩🏻🍼,使“俠”無由復生,而流氓性取代了俠的德性傳統,在二者之間形成為“痞”的中間地帶,左右搖擺✨。宋明時代漸趨出現的武松形象,在《水滸傳》中被塑造成為“天神”一樣的人物,而其演化之跡🫎,正可作為中國“俠”文化演變史的生動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