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度論文匯總
論文題目 | 發表刊物/論文集 | 所有作者 |
新媒體時代紅色影視劇的主流價值傳播 | 新聞戰線 | 徐玲英(10145358) |
上海紅色文化人居體驗感和傳播力提升的策略研究 | 晨刊 | 李淩燕(10024511) |
體系、議題與方法:周世逑行政管理學術思想探析 | 中國行政管理 | 唐麗萍(10153908) |
行政區劃扁平化與新型縣域治理:基於“省直管縣”的經驗證據 | 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伍嘉冀(10145671) |
文化融合視域下中國傳統文化節目的網生代用戶群體研究——基於階梯模型的實證分析 | 傳媒經濟與管理研究 | 徐敏(10219277) |
市井與傳奇:《任珪五顆頭記》與武松形象演變的階段性特征 | 甘肅社會科學 | 楊彬(10144582) |
梁啟超的疾病與未成的三部史書 | 文教資料 | 楊彬(10144582) |
利益平衡視角下運動員數據使用的法律風險及對策 | 天津體育沐鸣2學報 | 楊淦(10219458) |
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擴散軌跡與應急控製 | 甘肅社會科學 | 沈一兵(10219383) |
鄉村振興視閾下涉農電商發展邏輯與路徑探討——基於S市蔬菜農產品 | 中國集體經濟 | 唐麗萍(10153908) |
智媒時代文化傳播中的特質挖掘與符號建構——一個方法論的描述 | 編輯之友 | 徐聖龍(10145598) |
數字時代資本的底層邏輯🫸🏼:算法剝奪及其矯正 | 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 | 徐聖龍(10145598) |
清末紡織教育製度化研究 | 絲綢 | 鄧可卉(10144896) |
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供給研究——基於揚州市Y社區的案例 | 行政科學論壇 | 鄧誌鋒(10144118) |
互依結構中的樞紐型社會組織——以浙江省“Y中心”為例 | 深圳社會科學 | 鄧誌鋒(10144118) |
關於未來世界的知識:懷疑與辯護 | 自然辯證法研究 | 何朝安(10145051) |
後疫情時代“一帶一路”面臨的文化風險與包容性文化共同體的建構 | 人文雜誌 | 沈一兵(10219383) |
社會組織助推共同富裕的合作治理路徑 | 晨刊 | 王銳蘭(10144770) |
媒介化視域下紅色資源的創新傳播 | 當代傳播 | 徐玲英(10145358) |
債法總則的闕如與債法理論的補白 | 南都學壇 | 章禮強(10219031)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法信仰取向探析——從法律信仰論起 | 沐鸣2娱乐學報(社會科學版) | 章禮強(10219031)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紅色實踐路徑新探——基於“學思先鋒”樣板黨支部“學思踐悟”紅色文化育人工程 | 武當 | 穆莉(10219462) |
新發展格局背景下的攤販組織自治:破解“貓鼠遊戲”的新嘗試 | 中共青島市委黨校.青島行政沐鸣2學報 | 沈一兵(10219383) |
舞蹈詩劇《只此青綠》中的織機解析 | 服飾導刊 | 楊小明(10219021) |
The application of TiO2 and noble metal nanomaterials in tele materials | JOURNAL OF CERAMIC PROCESSING RESEARCH | 楊小明(10219021) |
數字時代我國社區智慧養老模式比較與優化路徑研究 | 電子政務 | 劉奕(10216462) |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for Education and Teaching of Yarn History Based on 5G Network Technology |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 楊小明(10219021) |
消費主義視域下的影視劇截圖傳播現象 | 聲屏世界 | 焦雨虹(10144989) |
加速理論視域下視頻網站的影像傳播之困 | 新媒體研究 | 焦雨虹(10144989) |
機構改革場景中基層幹部主動作為的內容及結構探索性研究 |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孫思睿(10219574) |
七七紡紗機源考 | 絲綢 | 楊小明(10219021) |
8 Analysis and research hotspots of ceramic materials in textile application | JOURNAL OF CERAMIC PROCESSING RESEARCH | 楊小明(10219021) |
1912—1949年地學類學會的連帶關系初探 | 文淵(高中版) | 儀德剛(10219422) |
刺繡起源的探析 | 服飾導刊 | 鄧可卉(10144896) |
上海松江家庭農場可持續發展研究——以泖港鎮為例 | 上海農村經濟 | 鄧誌鋒(10144118) |
基於“一帶一路”文化認同的非遺短視頻對外傳播策略研究 | 傳播與版權 | 唐承鯤(10145224) |
National Policies, Recent Research Hotspots, and Application of Sustainable Energy: Case of China, USA, and European Countries | SUSTAINABILITY | 徐敏(10219277),李勱(10145509) |
數字時代老年數字鴻溝何以跨越? | 東南學術 | 劉奕(10216462) |
和刻本《授時歷》底本及其日本註解書考述 | 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漢文版) | 徐澤林(10144894) |
空間敘事視域下VR電影敘事創新研究——以VR電影《黑客軍團VR體驗》《全偵探》為例 | 東南傳播 | 楊桃蓮(10144929) |
STS視角下墨家尚智、道家反智思想與古代科技文化的交融及影響 | 現代交際 | 楊小明(10219021) |
癸醜學製下民初紡織工業教育製度的建設與施行 | 自然辯證法通訊 | 鄧可卉(10144896) |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公眾的認知🍼、意願、行為關系研究——以上海市為例 | 內蒙古科技與經濟 | 劉海峰(10014473) |
中國古代筆記小說中紡織服飾再研究的新路徑 | 服飾導刊 | 楊小明(10219021) |
韇和胡祿的源流及關系考證 | 沐鸣2娱乐學報(社會科學版) | 儀德剛(10219422),瞿小健() |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汙名化現象的傳播機製研究——基於汙名產生、放大🚨、反應三個維度 | 科技傳播 | 趙高輝(10144940) |
2021年度論文匯總
論文題目 | 發表刊物/論文集 | 所有作者 |
中國近代學術出版對學科發展的影響研究——以紡織學科為例 | 出版廣角 | 鄧可卉(10144896) |
三和青年的反工廠文化是如何形成的——以文化工具箱理論為視角 | 青年學報 | 韓彥超(10219380) |
互聯網使用、交往半徑與一般信任的世代效應 | 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 韓彥超(10219380) |
語義反實在論與弗雷格—吉奇難題 | 自然辯證法研究 | 何朝安(10145051) |
論因果傳遞性原則 | 自然辯證法通訊 | 何朝安(10145051) |
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擴散軌跡與應急控製 | 甘肅社會科學 | 沈一兵(10219383) |
數字認證與新聞傳播學教育變革 | 青年記者 | 蘇狀(10144829) |
古泰山女兒茶考述 | 農業考古 | 楊小明(10219021) |
人衣關系的歷史脈動與文化嬗變——晚清民國女性服飾潮流研究 | 廣東社會科學 | 楊小明(10219021) |
土族酩餾酒釀製技藝調查 | 中國科技史雜誌 | 儀德剛(10219422) |
Reconstruction Research of Ancient Chinese Machinery Based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 Advances in Intelligent Systems and Computing | 鄧可卉(10144896) |
考慮消費者效用的生鮮品雙渠道供應鏈協調 | 物流技術 | 張科靜(10083758) |
Differential Game Model of a Fresh Dual-Channel Supply Chain Under Different Return Modes | IEEE ACCESS | 張科靜(10083758) |
考慮網絡外部性的酒店供應鏈不同合作模式下的價格決策 | 沐鸣2娱乐學報(自然科學版) | 張科靜(10083758) |
製造商動態折扣融資策略研究 | 理財(審計版) | 張科靜(10083758) |
區塊鏈之於數字版權保護的技術價值 | 廣西質量監督導報 | 章禮強(10219031) |
新時代社區韌性治理彰顯善治品性 | 經濟參考報 | 譚牧(10219251) |
青絲:解構主義風格服飾創新設計 | 紡織學報 | 鄧可卉(10144896) |
我國差序政府信任的形成邏輯及政治影響研究——基於國內文獻考察的視角 | 社會科學動態 | 李書巧(10144729) |
Progress of zinc oxide-based nanocomposites in the textile industry | IET Collaborative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 楊小明(10219021) |
新時代提升城市社區治理能力研究 | 科學社會主義 | 譚牧(10219251) |
“融政”:縣級融媒體中心在縣域治理中的價值與維度 | 沐鸣2娱乐學報(社會科學版) | 趙高輝(10144940) |
民豐尼雅遺址出土蠟染棉布邊飾紋樣“魚龍紋”的界定 | 絲綢 | 鄧可卉(10144896) |
轉型期人口流動與信任變遷(2005—2015) | 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韓彥超(10219380) |
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政策推廣的困境及路徑探索 | 桂海論叢 | 李書巧(10144729) |
完善我國協商主持人製度角色三要素——角色適配🍁、背景應對與知識系統 | 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譚牧(10219251) |
Knowledge map visualization of technology hotspot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in China’s textil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 IET Collaborative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 楊小明(10219021) |
海的女兒⚾️:浙南藍夾纈非遺服飾創新設計 | 紡織學報 | 鄧可卉(10144896) |
何謂內在屬性 | 哲學動態 | 何朝安(10145051) |
能力模態與析取分配原則 | 邏輯學研究 | 何朝安(10145051) |
高校智庫的建設路徑研究——以上海市首批成立的18家高校智庫為例 | 智庫理論與實踐 | 劉海峰(10014473) |
山東省涉農電商政策的演進與發展趨勢研究——基於101篇政策文本計量分析 | 安徽商貿職業技術沐鸣2學報(社會科學版) | 唐麗萍(10153908) |
推進智慧養老模式不斷創新 | 社會科學報 | 劉奕(10216462) |
手機屏幕的具身視覺建構研究 | 新聞大學 | 蘇狀(10144829) |
用紅船精神厚植“馬新觀” | 新聞界 | 徐玲英(10145358) |
社會現象中的女性服飾印記——以近代自梳女與摩登女為例 | 晉陽學刊 | 楊小明(10219021) |
從資源網絡到數字圖譜🙋🏼♂️♦️:社區養老服務平臺的驅動模式研究 | 電子政務 | 劉奕(10216462) |
三位一體:“法治中國”建設的戰略轉向 | 南海法學 | 張翠梅(10219223) |
明代湖州“絲綢之府”的形成緣由 | 絲綢 | 鄧可卉(10144896) |
由祖沖之《駁議》看大明歷法創設理路 | 中國科技史雜誌 | 鄧可卉(10144896) |
黔東南苗族刺繡傳承路徑調查研究 | 沐鸣2娱乐學報(社會科學版) | 鄧可卉(10144896) |
托勒密的數學知識論 | 科學 | 鄧可卉(10144896) |
中國古代的侯 | 自然辯證法通訊 | 儀德剛(10219422) |
探索一般信任本土化測量 | 中國社會科學報 | 韓彥超(10219380) |
視覺文化下女性身體消費的焦慮與反思——以BM風為例 | 視聽 | 李淩燕(10024511) |
網絡群體性事件中輿情治理研究——以“鮑毓明事件”為例 | 聲屏世界 | 李淩燕(10024511) |
明清江南地區的市鎮水利與基層社會 | 江南社會歷史評論 | 楊茜(10145508) |
紡織社會史中的“蝴蝶效應”補隅 | 服飾導刊 | 楊小明(10219021) |
2020年度論文匯總
論文題目 | 發表刊物/論文集 | 所有作者 |
論古希臘拯救現象的思想源流——以《至大論》為中心 |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 鄧可卉(10144896) |
近代科技期刊《紡織之友》的科學教育功能分析 | 出版廣角 | 鄧可卉(10144896) |
本體論的例外:論阿甘本的“例外狀態” | 商丘職業技術沐鸣2學報 | 方媛媛(10219464) |
構建我國“區塊鏈+政府”的現狀分析與賦能建議 | 大陸橋視野 | 顧鐵軍(10014337) |
Municipal government use of social media: An analysis of three Chinese cities | Proceedings of the Annual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 | 顧鐵軍(10014337),Teresa M. Harrison() |
加快地方公共文化服務保障立法 | 上海人大月刊 | 桂祥(10145464) |
智慧城市下風險治理創新路徑研究 | 法製與社會 | 黃軍甫(10144685) |
The Influence of Language Corruption on Government Image | 青海社會科學 | 李淩燕(10024511) |
英國高校智庫建設路徑探究——以倫敦政治經濟沐鸣2國際事務與外交戰略研究中心為例 | 江蘇科技信息 | 劉海峰(10014473) |
基於OBS的慕課錄播系統的構建與應用 | 沐鸣2娱乐學報(社會科學版) | 唐承鯤(10145224) |
''放管服''改革的''智慧''之路 | 福建質量管理 | 唐麗萍(10153908) |
新中國成立以來應對重大傳染病疫情對外傳播史研究 | 對外傳播 | 塗鳴華(10144950) |
東亞數學史研究需要區域文化視野 | 中國科技史雜誌 | 徐澤林(10144894) |
明代中後期市民服飾“求貴”現象論析 | 連雲港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 楊彬(10144582) |
晚明江南市鎮中“主姓”家族的變動與區域社會 | 歷史教學問題 | 楊茜(10145508) |
明代江南家族的轉型之路探析——以香湖丁氏為例 | 史林 | 楊茜(10145508) |
明代江南市鎮中的“主姓”家族與地域認同——以常熟縣為例 | 歷史研究 | 楊茜(10145508) |
景觀社會下新聞失實的原因與出路研究——以新京報微博對“廣州教師涉嫌體罰學生事件”的報道為例 | 新媒體研究 | 楊桃蓮(10144929) |
古代山西絲織業發展及其技術工藝特征研究 | 晉陽學刊 | 楊小明(10219021) |
中國紡織工業的一個案例研究——“孤島繁榮”時期申新二廠🗑、九廠發展模式比較研究 | 自然辯證法通訊 | 楊小明(10219021) |
解放前申新紡織系統(1915~1949)的發展初探 | 服飾導刊 | 楊小明(10219021) |
從動還是能動,跟著還是領著?——20世紀初中國女性服飾變革與社會變革 | 民俗研究 | 楊小明(10219021) |
基於1926—1929年《良友》畫報中旗袍的款式和設計分析 | 絲綢 | 楊小明(10219021) |
論張敦仁《求一算術》的當代社會價值 |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 楊小明(10219021) |
以自我革命夯實黨的執政根基 | 光明日報(理論版) | 楊小明(10219021) |
宏大主題紀錄片的通俗化表達——以《我的青春在絲路》為例 | 今傳媒 | 葉長海(10144482) |
商業劇場的時尚傳播與時尚價值——以紐約戲劇為例 | 公關世界 | 葉長海(10144482) |
從影像到現實的藝術解析——評《電視藝術概論》 | 中國廣播電視學刊 | 葉長海(10144482) |
宋代水準儀的復原及模擬實驗 | 自然科學史研究 | 儀德剛(10219422) |
手術刀與十字架:晚清來華醫務傳教士身份解析——以倫敦會醫務傳教士韓雅各為例 | 醫學與哲學 | 袁媛(10144780) |
追本溯源,內外兼修——評張樹劍《中國針灸思想史論》 | 中醫藥文化 | 袁媛(10144780) |
獨立設計師品牌“預售+寄售”供應鏈微分博弈模型 | 沐鸣2娱乐學報(自然科學版) | 張科靜(10083758) |
高校網絡思政話語權的理論邏輯🧖🏽♀️⛓️💥、現實困境與有效建構 | 改革與開放 | 周錚錚(10145028) |
區縣級融媒體輿論引導策略研究——以南京江寧區融媒體中心為例 | 中國廣播電視學刊 | 周錚錚(10145028) |
積極福利視角下我國農村精準扶貧的優化路徑 | 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李書巧(10144729) |
政治系統論視角下我國政府信任的影響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 廈門特區黨校學報 | 李書巧(10144729) |
短纖紗斷裂強力計算模型及其驗證 | 棉紡織技術 | 吳誌剛(10013467),郁崇文(10052991) |
纖維性能及細紗撚系數對棉紗斷裂強度的影響 | 棉紡織技術 | 吳誌剛(10013467),郁崇文(10052991) |
基於思維進化神經網絡的細紗斷裂強度預測 | 棉紡織技術 | 吳誌剛(10013467),郁崇文(10052991) |
民國時期申新紡織公司的研究綜述 | 服飾導刊 | 楊小明(10219021) |
中華之衣道教服飾的文化精神內涵 | 中國宗教 | 楊小明(10219021) |
紡織行業特色文化在高校質量文化建設中的應用 | 科技風 | 張科靜(10083758) |
網絡美好生活的風險侵入與社會表達 | 學術界 | 沈一兵(10219383) |
元朝上海地區棉花年產量芻論 | 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鄧可卉(10144896) |
《尚書》學中“天子”本義及其政教內涵 | 中國社會科學報 | 成富磊(10145576) |
時尚傳播中的倫理問題及對策研究 | 品牌研究 | 楊桃蓮(10144929) |
時尚傳播中的倫理問題及對策研究——基於網紅直播現象的考察 | 品牌研究 | 楊桃蓮(10144929) |
驅動風險治理轉型 | 解放日報 | 黃軍甫(10144685) |
上海市高校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實踐與啟示 | 牡丹江教育沐鸣2學報 | 李書巧(10144729) |
積極老齡化理念下社區互助養老模式多元共建探討 | 社會科學前沿 | 劉奕(10216462) |
論鄉土文化的規範功能及鄉土社會法治的實現 | 學術交流 | 張翠梅(10219223) |
The Metamorphosis of Renowned Families in Ming\'s Jiangnan: Taking Xianghu\'s Ding Family in as A Case | 史林 | 楊茜(10145508) |
我國退休幹部老有所為的可行性探討 | 勞動保障世界 | 鄧誌鋒(10144118) |
新媒體時代下慈善組織公信力提升研究 | 環球慈善 | 鄧誌鋒(10144118) |
大數據時代地方政府公共危機管理存在的問題研究 | 中共桂林市委黨校學報 | 李書巧(10144729) |
算籍廣搜精勘校,類書新編成經典——評《中華大典·數學典·會通中西算法分典》 | 自然科學史研究 | 徐澤林(10144894) |
建好“兩張網”賦能超大城市危機治理 | 文匯報 | 劉奕(10216462) |
可持續時尚品牌定價決策研究 | 品牌研究 | 張科靜(10083758) |
Restoration and Simulation Experiments on the Song Dynasty Level |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 儀德剛(10219422) |
地方政府網絡輿情治理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為例 | 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李書巧(10144729) |
繼承與維穩🙄:清初宮廷樂製的三次變革 | 經學文獻研究集刊 | 劉薇(10145547) |
Truth or Burde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isual Criticism——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Visualization of Data Journalism based on the Same Topic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a | Editors' Friend | 蘇狀(10144829) |
2019年度論文匯總
論文題目 | 發表刊物/論文集 | 所有作者 |
張之洞與清末修律盡用西法關系新探 | 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成富磊(10145576) |
先秦君臣遇合的神學政治探源——也說《清華簡》''惟尹既及湯鹹有一德'' | 古代文明 | 成富磊(10145576) |
''三正說''微探 | 山東青年 | 鄧可卉(10144896) |
智慧養老產業生態鏈與價值鏈:關系、特征與構想 | 沐鸣2娱乐學報(社會科學版) | 黃軍甫(10144685) |
從《水竹居主人日記》看日據時期臺灣鄉村紳權問題 | 晉陽學刊 | 廖大偉(10144561) |
''雙一流''高校建設中研究生導師隊伍優化路徑探究 | 高教學刊 | 劉海峰(10014473) |
壓力型科層製下基層政府精準扶貧政策的執行樣態 | 上海行政沐鸣2學報 | 唐麗萍(10153908) |
改革開放40年對外新聞傳播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 對外傳播 | 塗鳴華(10144950) |
我國政府購買學前教育服務的現實困境與對策研究 | 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 | 王曉清(),顧鐵軍(10014337) |
江戶時代日本學者對《授時歷》五星推步的歷理分析 | 自然科學史研究 | 徐澤林(10144894) |
學科交叉與專門史研究的開拓學術研討會紀要 | 自然科學史研究 | 楊茜(10145508) |
自媒體時代微公益的發展現狀及優化路徑分析——以''羅爾事件''為例 | 今傳媒(學術版) | 楊桃蓮(10144929) |
試析民國農學界之''總樞'' ——中華農學會的成功要素 | 山東青年 | 楊小明(10219021) |
《夢溪筆談》''弓有六善''再考 | 自然辯證法通訊 | 儀德剛(10219422) |
伊博恩的《毒理學》初探 | 各界 | 袁媛(10144780) |
光韻、身體在場與生產權力:5G影像傳播的文化考察 | 當代傳播 | 趙高輝(10144940) |
衡山聶家的家庭教育及其當代價值 | 山西青年 | 廖大偉(10144561) |
和算成就對吳文俊中算史觀的詮釋 |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徐澤林(10144894) |
受眾情緒在科學傳播與普及中的影響 | 科技傳播 | 楊小明(10219021) |
Key Trends and Significant Challenges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K-12 Education in the New Technological Environment | MATEC Web of Conferences | 吳誌剛(10013467) |
唐李道宗生平事跡考略 | 寧夏師範沐鸣2學報 | 朱紅霞(10144881) |
托勒密的和諧思想——基於《諧和論》的研究視角 | 卷宗 | 鄧可卉(10144896) |
中國古代歷法的星占學基礎 | 自然辯證法通訊 | 鄧可卉(10144896) |
清代南府前身新辨 | 中華戲曲 | 劉薇(10145547) |
幾種棉纖維長度指標間關系探討 | 棉紡織技術 | 吳誌剛(10013467),郁崇文(10052991) |
明初服飾製度與禮製統治 | 赤子 | 楊彬(10144582) |
時尚傳播話語體系的構建框架及具體實踐:以時尚廣告為例 | 中國傳媒報告 | 趙高輝(10144940) |
基於灰色關聯支持向量機回歸的紗線質量預測 | 山東工業技術 | 吳誌剛(10013467) |
盧曼自創生法律系統視閾下的系統與環境 | 江漢論壇 | 張翠梅(10219223) |
Bilingual Interactive Teaching in Public Management Cases | Proceedings of 2nd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Education Research and Social Science(ISERSS 2019)(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 Education and Humanities Research,VOL.322) | 劉奕(10216462) |
傳統媒介組織“強製性通過點”地位的消解與重構——行動者網絡理論視域下的媒介融合發展探析 | 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 趙高輝(10144940) |
媒介深度融合和全媒體環境下的新聞教育 | 聲屏世界 | 塗鳴華(10144950) |
新中國成立70年對外傳播思想的回顧和展望 | 對外傳播 | 塗鳴華(10144950) |
城鎮化進程中農民工身份認同困境及根源分析 | 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幹部沐鸣2學報 | 張翠梅(10219223) |
基於專業認證的高校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 | 教育現代化 | 張科靜(10083758) |
因果度問題 | 自然辯證法研究 | 何朝安(10145051) |
大數據視域下誌願服務的模式演變分析 | 現代商貿工業 | 黃軍甫(10144685) |
區塊鏈技術在公益事業中的應用 | 中國管理信息化 | 劉海峰(10014473) |
從載體更新到議程再造:網絡民主與''大數據民主''的比較研究 | 社會科學 | 徐聖龍(10145598) |
從載體更新到議程再造:網絡民主與“大數據民主”的比較研究 | 社會科學 | 徐聖龍(10145598) |
困局與出路: 影視上市公司發展解析 | 聲屏世界 | 趙高輝(10144940) |
基於PSR模型的共享單車政府治理研究 | 湖南省社會主義沐鸣2學報 | 李書巧(10144729) |
地方政府行政權力清單的優化——基於合肥市的實證分析 | 遼寧行政沐鸣2學報 | 劉海峰(10014473) |
大數據背景下智庫服務模式探究——以蘭德公司為例 | 法製與社會 | 劉海峰(10014473) |
“再走長征路”報道的歷史與展望 | 中國記者 | 塗鳴華(10144950) |
科技新聞報道中“低級紅”的若幹形式 | 新聞戰線 | 塗鳴華(10144950) |
“公共的”與“存在於公共空間的”——大數據的倫理進路 | 哲學動態 | 徐聖龍(10145598) |
自媒體時代微公益的發展現狀及優化路徑分析——以 | 今傳媒(學術版) | 楊桃蓮(10144929) |
自媒體時代微公益的發展現狀及優化路徑分析——以“羅爾事件”為例 | 今傳媒 | 楊桃蓮(10144929) |
影響雲南楚雄彝族刺繡紋樣風格的因素探析 | 絲綢 | 鄧可卉(10144896) |
近代英國的技術專利製度——從紡織技術的角度看 | 中阿科技論壇(中英阿文) | 何朝安(10145051) |
論海洋法基礎規範的歷史流變與啟示 | 南洋問題研究 | 焦傳凱(10219254) |
全域旅遊視域下上海市體育旅遊發展研究 | 現代商貿工業 | 劉奕(10216462) |
流域、社會與變遷——《元明以降淮北地區社會變遷研究》評介 | 淮陰師範沐鸣2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塗鳴華(10144950) |
政府購買社會服務中的競爭中立與適用性 | 學海 | 王銳蘭(10144770) |
論平面設計中的繪畫性語言 | 藝術品鑒 | 吳悠(10216251) |
仿擬及其類型與文體丕變🥉🧖🏿♂️:《金瓶梅詞話》的仿擬研究 | 學術月刊 | 楊彬(10144582) |
Analysis of Pricing Equilibrium of Tourism Supply Chain Based on Network Externality | Proceedings of the 201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Systems Management, IESM 2019 | 張科靜(10083758) |
Research on Coordination of Dual Channel Supply Chain with Fresh-Keeping Technology Sharing Contract | Proceedings of the 201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Systems Management, IESM 2019 | 張科靜(10083758) |
先秦君臣遇合的神學政治探源——也說《清華簡》“惟尹既及湯鹹有一德” | 古代文明 | 成富磊(10145576) |
大城市網約車政策差異化及影響因素分析 | 成都行政沐鸣2學報 | 李書巧(10144729) |
我國國家與社會的關系探析——基於我國群體性事件研究 | 現代商貿工業 | 劉奕(10216462) |
Research on Shanghai Cruise Culture Communication: Based on LASSO Screening Method | CRUISE INDUSTRY REVIEW | 徐敏(10219277) |
煉金術士:羅伯特波義耳 | 青年文學家 | 楊小明(10219021) |
新形勢下提高研究生生源質量的探索與實踐——以D大學沐鸣2大學生夏令營為例 |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 | 符曉蘭(10075072) |
笛卡爾自然觀及牛頓的承繼轉變 | 現代商貿工業 | 何朝安(10145051) |
Influence of Network Embedding on the Transformation Performance of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s |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 汪永安(10144843),孫明貴(10219012) |
高校信息公開的公眾需求與回應之道 | 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版) | 王銳蘭(10144770) |
袁小修“(《金瓶梅》)乃從《水滸傳》潘金蓮演出一支”說獻疑 |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 楊彬(10144582) |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金瓶梅詞話》的版本形態及其文獻價值——兼與梅節本和人文本比較 | 中國文學研究(輯刊) | 楊彬(10144582) |
一帶一路:媒介生產角度下國家形象建構與跨文化傳播 | 科技傳播 | 楊小明(10219021) |
《夢溪筆談》“弓有六善”再考 | 自然辯證法通訊 | 儀德剛(10219422) |
《夢溪筆談》“弓有六善”再考 | 自然辯證法通訊 | 儀德剛(10219422) |
光韻、身體在場與生產權力:5G影像傳播的文化考察 | 當代傳播 | 趙高輝(10144940) |
社會組織:構築流動人口管理的和諧音符 | 消費導刊 | 顧鐵軍(10014337) |
蒯因並不叫做蒯因 | 邏輯學研究 | 何朝安(10145051) |
智慧養老產業生態鏈與價值鏈:關系、特征與構想 | 沐鸣2娱乐學報(社會科學版) | 黃軍甫(10144685) |
城鄉結合部公共服務需求精準識別的路徑探析——基於魅力質量理論和Kano模型 | 廣東行政沐鸣2學報 | 李書巧(10144729) |
政務微博運營優化研究——基於對上海市三大政務微博的分析 | 沐鸣2娱乐學報(社會科學版) | 李書巧(10144729) |
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民的終結與新生——以上海為例 | 沐鸣2娱乐學報(社會科學版) | 唐麗萍(10153908) |
網絡直播的倫理失範及其綜合治理 | 上海傳媒發展報告 | 楊桃蓮(10144929) |
新疆傳統模戳印花工藝起源探析 | 紡織科技進展 | 楊小明(10219021) |
煉金術士:羅伯特波義耳 | 青年文學家 | 楊小明(10219021) |
解放前申新紡織系統(1915~1949)的發展初探 | 服飾導刊 | 楊小明(10219021) |
道服“帔”考源 | 中國道教 | 楊小明(10219021) |
城鎮化進程中農民工身份認同困境及根源分析 | 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幹部沐鸣2學報 | 張翠梅(10219223) |
對春運、反向春運與城市化相關問題的思考 | 教學研究 | 章禮強(10219031) |
2018年度論文匯總
論文題目 | 發表刊物/論文集 | 所有作者 |
滬穗鵬“公交都市”發展政策差異性分析 | 發展改革理論與實踐 | 顧鐵軍(10014337) |
抑製中國股市過度投機的對策分析 | 納稅 | 黃軍甫(10144685) |
政府公共決策中民意吸納的優化路徑——基於長尾理論的視角 | 領導科學 | 李書巧(10144729) |
高校青年教師和大學生宗教信仰問題新探 | 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 廖大偉(10144561) |
“公”與“私”的困惑:中國公學復興運動(1932—1937) | 開封教育沐鸣2學報 | 廖大偉(10144561) |
新型智庫服務政府決策的發展契機與提升策略研究 | 情報雜誌 | 劉海峰(10014473) |
中國國民文化光譜🧑🏻🦼:一個有趣的文化難題 | 文化研究 | 秦德君(10144982) |
科學統一方法的規範性與它對整合挑戰的回應 |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譚力揚(10145052) |
砥礪前行:新時代廣播電視發展的思路——四個關鍵詞解讀《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十三五”規劃》 | 聲屏世界 | 塗鳴華(10144950) |
Influencing Factors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Capabilit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Embeddedness |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 汪永安(10144843),孫明貴(10219012) |
王世貞的史學貢獻——以《嘉靖以來首輔傳》為例 | 河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楊彬(10144582) |
淺談約翰·威爾金斯 | 青春歲月 | 楊小明(10219021) |
《五星占》“相與營室晨出東方”再考釋——以金星為例 |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 鄧可卉(10144896) |
士人瞿秋白 | 常州工沐鸣2學報(社科版) | 廖大偉(10144561) |
弱者的武器:基層群眾的儀式表演與抗爭 | 探索與爭鳴 | 劉奕(10216462) |
大數據中的算法化常規科學及其反常——以疑似“戴森球”的發現為例 | 自然辯證法通訊 | 譚力揚(10145052) |
似然真、解釋與實在論 | 牡丹江大學學報 | 楊小明(10219021) |
晚清來華醫學傳教士師惟善初探 | 科學與管理 | 袁媛(10144780) |
健康的網絡使用的概念與構成 |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誌 | 艾銘(10145166) |
評湯若望眼中的中西勾股術 | 鹹陽師範沐鸣2學報 | 鄧可卉(10144896) |
工業機器人人機交互系統的綜合評價和實證分析 | 兵工自動化 | 杭麗濱(10144289),周德紅(10063604) |
美國建築遺產保護中非營利組織參與及對上海的啟示 | 才智 | 黃軍甫(10144685) |
智庫治理能力的內涵與機理研究:基於智庫服務政府決策視角 | 情報雜誌 | 劉海峰(10014473) |
農耕敘事與文化符號:中國農耕文明的五個歷史圖式 | 學術界 | 秦德君(10144982) |
17世紀的月球世界與登月假說 | 科學 | 陶培培(10145321),楊小明(10219021) |
明末清初天文觀測的革新及其意義 | 牡丹江大學學報 | 鄧可卉(10144896) |
新製度經濟學視野下信用信息範圍法治化研究 | 征信 | 桂祥(10145464) |
民族主義內涵嬗變與中國現代化的道路選擇 | 社會科學 | 黃軍甫(10144685) |
竹枝詞與明清紡織社會史 | 自然辯證法通訊 | 楊小明(10219021) |
海派文化與近代上海年規義演 | 史學月刊 | 廖大偉(10144561) |
民國初年東南人視域下的張家口(1912-1927)——以《申報》為中心 | 河北北方沐鸣2學報(社會科學版) | 廖大偉(10144561) |
智庫治理能力的內涵與機理研究 | 社會科學文摘 | 劉海峰(10014473) |
砥礪前行:新時代廣播電視發展的思路——四個關鍵詞解讀《新聞出版廣播影視 | 聲屏世界 | 塗鳴華(10144950) |
基於卷積神經網絡的短文本分類方法 | 科技資訊 | 吳誌剛(10013467) |
共享單車管理對策研究——以新型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為視角 | 法製與經濟 | 章禮強(10219031) |
城市時尚傳播的文化起源與當下建構 | 當代傳播 | 趙高輝(10144940) |
SST視角下的宋明絞經織物及其工藝轉變 | 自然辯證法通訊 | 鄧可卉(10144896) |
我國大學郊區化現象研究 | 江科學術研究 | 唐麗萍(10153908) |
城市社區治理現代化的邏輯建構與創新實踐——基於上海城市社區治理經驗分析 | 發展改革理論與實踐 | 唐麗萍(10153908) |
馬克思主義哲學視域下“二胎政策”研究述論及問題新探 | 法製與社會 | 章禮強(10219031) |
新媒體環境下典型報道的方法與意義——從鄒碧華典型報道案例說起 | 新聞戰線 | 徐玲英(10145358) |
“佛系”傳播與網民的認同重構 | 當代傳播 | 楊桃蓮(10144929) |
區塊鏈技術在政府數據開放中的實現路徑 | 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黃軍甫(10144685) |
批判實在論的“多層統一”科學觀 | 科學技術哲學研究 | 譚力揚(10145052) |
馬克思主義哲學視域下 | 法製與社會 | 章禮強(10219031) |
基於非遺調查的江浙地區絞經織物工藝傳承與發展 | 絲綢 | 鄧可卉(10144896) |
對大學生課堂玩手機的反思與對策 | 沐鸣2娱乐學報(社會科學版) | 倪萬英(10153981) |
Analysis of Improving the Scientific Degree in Ruling Resources Allocation | 學術界 | 秦德君(10144982) |
主旋律電影的多元化敘事策略——以《紅海行動》為例 | 今傳媒 | 楊桃蓮(10144929) |
大數據時代大學生隱私問題及其對策研究——以松江大學城為例 | 祖國 | 楊桃蓮(10144929) |
試論馬克思空間正義思想的四重維度 | 黨史博采(下) | 楊小明(10219021) |
行動者網絡視域下傳統媒介組織的融合發展——兼論傳統媒介組織的引導力🧚🏽、公信力建設 | 當代傳播 | 趙高輝(10144940) |
政府向非營利組織購買公共服務問題研究——以廣東省為例 | 法製與社會 | 周衛平(10144208) |
新時代城市社區治理困境及對策研究 | 廣西社會主義沐鸣2學報 | 李書巧(10144729) |
探索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紡織的專業化進程 | 紡織報告 | 廖大偉(10144561) |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紡織企業由傳統製造向智能製造的嬗變——以LS紡織企業智能製造項目建設為例 | 企業經濟 | 劉奕(10216462) |
論吉爾伯特是否接受地球公轉 | 自然辯證法研究 | 陶培培(10145321) |
Effect of Knowledge about Workers’ Psychological Contract Imbalance on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 汪永安(10144843),孫明貴(10219012) |
對我國先秦醫學源流的初步探索 | 建材與裝飾 | 楊小明(10219021) |
淺析社交媒體時代的公關公司組織機製變革 | 中國管理信息化 | 葉長海(10144482) |
早期機器人知識在中國的傳播 | 自然辯證法通訊 | 儀德剛(10219422) |
美國-印度核協定的簽訂及其影響 | 法製與社會 | 黃軍甫(10144685) |
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慈善捐贈的困境與對策研究 | 青少年學刊 | 李書巧(10144729) |
高校工會對青年教職工精準幫扶研究——基於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視角 | 山東工會論壇 | 李書巧(10144729) |
“雙一流”高校建設中研究生導師隊伍優化路徑探究 | 高教學刊 | 劉海峰(10014473) |
西安區域金融中心非均衡發展問題與政府應對策略研究 | 時代金融 | 劉海峰(10014473) |
中算勾股算術在17世紀日本的傳播與發展 | 鹹陽師範沐鸣2學報 | 徐澤林(10144894) |
論郭嵩燾與近代天文算學教育的引入 | 自然辯證法通訊 | 楊小明(10219021) |
馬克思空間正義思想研究述評 | 長江叢刊 | 楊小明(10219021) |
群體性突發事件的成因分析及阻斷研究——社會燃燒理論的分析框架 | 中國社會公共安全研究報告 | 鄧誌鋒(10144118) |
新生代農民工社會融合對策研究 | 現代商貿工業 | 劉奕(10216462) |
基於成本分擔契約的時尚供應鏈企業社會責任研究 | 物流技術 | 張科靜(10083758) |
“道”的衍變及其與自然法的會同 | 學習與實踐 | 章禮強(10219031) |
2017年度論文匯總
論文題目 | 發表刊物/論文集 | 所有作者 |
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思政課教學的層次性及語言策略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汪永安(10144843) |
讓隱性腐敗無處遁形 | 人民論壇 | 劉奕(10216462) |
武松是怎麽從泥潭到雲端的 | 解放日報 | 楊彬(10144582) |
新的城市治理命題中的地方領導力研究 | 黨政研究 | 張穎(2151466),秦德君(10144982) |
從“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到“全面從嚴治黨”——構築面向新時代的“全面從嚴治黨”戰略體系的思考 | 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 | 秦德君(10144982),李坤曉(2151481) |
著作權問題的法哲學論析——兼及音樂市場中的著作權問題探究 | 法製與社會 | 章禮強(10219031) |
慈善組織發展戰略研究——基於機會識別模型的分析 | 殘疾人研究 | 鄧誌鋒(10144118) |
網絡粉絲群體與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養 | 教育教學論壇 | 章禮強(10219031) |
網絡社群與民間話語:一種影響公共決策的域場 | 新聞記者 | 秦德君(10144982),高琳琳(2151478) |
我國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需處理好三個關系 | 新重慶 | 秦德君(10144982) |
我國政策共識構建與共識模式研究 | 領導科學 | 鄧誌鋒(10144118) |
西周時期周公政治領導力特色分析 | 沐鸣2娱乐學報(社會科學版) | 秦德君(10144982) |
先秦“采風”製度的參與意蘊及其對當前社會治理的啟示分析 | 經營管理者 | 秦德君(10144982) |
慈善組織發展戰略研究——基於機會識別模型的分析 | 殘疾人研究 | 鄧誌鋒(10144118) |
微信朋友圈中階層認同的建構 | 當代傳播 | 楊桃蓮(10144929) |
中國國民文化光譜:一個有趣的文化難題——“文化自信”視角下中國國民文化特質分析 | 學術界 | 秦德君(10144982) |
學者自我表露差異中的性別認同——基於新浪微博文本的考察 | 新聞大學 | 楊桃蓮(10144929) |
論孫中山“三民主義”和林肯“民有民治民享”思想“異”與“同” | 人間 | 秦德君(10144982) |
大數據時代的政府數據市場化創新 | 統計與決策 | 李書巧(10144729) |
視頻自媒體的運營現狀與未來 | 聲屏世界 | 趙高輝(10144940) |
“六黃太尉”是六個太尉嗎?——兼論《金瓶梅》作者非徐渭或“大名士” |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 楊彬(10144582) |
全球化、國際正義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構 | 探索與爭鳴 | 黃軍甫(10144685) |
後冷戰時期國際政治敘事的範式轉換及其動因 | 探索與爭鳴 | 黃軍甫(10144685) |
明末度數之學及其在歷法改革中的應用 | 自然辯證法研究 | 鄧可卉(10144896) |
論張謇創辦 | 絲綢 | 鄧可卉(10144896) |
論張謇創辦“南通紡織專門學校”的性質 | 絲綢 | 鄧可卉(10144896) |
中國影視作品對外傳播的問題與出路 | 對外傳播 | 趙高輝(10144940),楊桃蓮(10144929) |
從展示性感到誘導消費:時尚傳播的價值及其實現 | 當代傳播 | 趙高輝(10144940) |
蒙古國人口發展存在的問題 | 現代農業 | 劉海峰(10014473) |
從“市民心聲”看轉型期的網絡政治參與 | 天中學刊 | 顧鐵軍(10014337) |
一種新式雙臂工業機器人的結構探索 | 機器人技術與應用 | 周德紅(10063604),杭麗濱(10144289) |
論“三不”製度反腐 | 安陽工沐鸣2學報 | 王銳蘭(10144770) |
政府信息公開、自由裁量權與標準化製度嵌入 | 探索 | 王銳蘭(10144770) |
國外社會企業定義之“百家爭鳴” | 廣東經濟 | 唐麗萍(10153908) |
“互聯網+”時代我國高校工會服務職工方式的創新研究 | 傳播與版權 | 劉奕(10216462) |
《玲瓏》雜誌對大家族的抨擊和對小家庭的向往 | 藝術研究 | 廖大偉(10144561) |
微信圈視域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策略分析 | 中國浦東幹部沐鸣2學報 | 汪永安(10144843) |
“互聯網+”時代我國高校工會服務職工方式的創新研究 | 傳播與版權 | 劉奕(10216462) |
大數據背景下我國商貿物流業的創新發展研究 | 全國流通經濟 | 劉奕(10216462) |
西安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研究 | 西部學刊 | 劉奕(10216462) |
景觀社會:一種視覺傳播化的統治 | 當代傳播 | 王梅芳(10144759) |
國際傳播中的柔性政治——基於中國第一夫人外交的視角 | 當代傳播 | 王梅芳(10144759) |
民初東南人視野下的張家口(1912-1927)--以《申報》為主要考察中心 | 張家口·冬奧會與一帶一路國際學術研討會 | 廖大偉(10144561) |
大學生社交媒介依賴成因及影響淺析 | 文學教育(下) | 焦雨虹(10144989) |
《科學》雜誌:科學由“技”演進為“道”的裏程碑 | 青春歲月 | 廖大偉(10144561) |
一種新式雙臂工業機器人的結構探索 | 機器人技術與應用 | 杭麗濱(10144289) |
《玲瓏》雜誌對大家族的抨擊和對小家庭的向往 | 藝術研究 | 廖大偉(10144561) |
服務創新視角下的慕課外源創新系統的構建 | 沐鸣2娱乐學報(社會科學版) | 唐承鯤(10145224) |
師者何以立範 | 中國社會科學報 | 廖大偉(10144561) |
政府購買食品安全監管服務研究 | 學理論 | 王銳蘭(10144770) |
我國公立大學改革新視角:向社會企業轉型研究 | 山東高等教育 | 唐麗萍(10153908) |
從“魔彈論”看時尚文化傳播對大學生社交的影響 | 新聞愛好者 | 王梅芳(10144759) |
政府信息公開中領導力的四維表征 | 領導科學 | 王銳蘭(10144770) |
讓更多社會組織“強筋健骨” | 文匯報 | 秦德君(10144982) |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建設全球城市 | 文匯報 | 秦德君(10144982) |
把奮鬥寫在實現“美好生活”的路上 | 文匯報 | 秦德君(10144982) |
打造“全球城市”文化內核 | 文匯報 | 秦德君(10144982) |
羅雅谷《人身圖說》再議 | 科學技術哲學研究 | 袁媛(10144780) |
新的偉大工程如何實現新跨越 | 解放日報 | 秦德君(10144982) |
大國要有更大責任和道義擔當 | 解放日報觀點 | 黃軍甫(10144685) |
也談言語腐敗:定義、範式及語言表征 | 當代修辭學 | 李淩燕(10144685) |
2016年度論文匯總
論文題目 | 所有作者 | 發表刊物/論文集 |
科學與人文:從分離到交融——論張君勱的心路轉變 | 於帥,楊小明 | 青春歲月 |
《寰有詮》中的四行及“形天”理論 | 鄧可卉 | 蘭臺世界 |
城中村失地農民市民化的製約因素與對策研究 | 劉丁順,唐麗萍 | 山西青年 |
試論奎因對直觀語義學的行為主義重構 | 孫蕾,楊小明 | 華夏地理 |
茜草染料在古代歐洲的使用 | 吳曼琳,楊小明 | 絲綢 |
科學執政是對執政資源的合理使用 | 秦德君 | 中國領導科學 |
地方重大行政決策程序立法比較分析研究 | 陳孟燃,茅銘晨 | 陜西行政沐鸣2學報 |
簡論數學在近代科學革命中的作用 | 田春芝,徐澤林 | 科學 |
金融消費糾紛訴調對接機製論析——以上海市金融消費糾紛調解中心為例 | 蔚文華,章禮強 | 法製與經濟 |
微博主國家認同的自覺建構——以新浪“中國夢”微博文本為考察對象 | 楊桃蓮 | 當代傳播 |
新傳播語境下影視作品的三級文本營銷 | 趙高輝,徐換歌 | 當代傳播 |
恩格斯晚年法治思想及其當代價值——以比較民俗民法為例 | 章禮強 | 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淺談傳統電視欄目向新媒體的轉型 | 陳天許(外),焦雨虹 | 新聞傳播 |
政府網站政民互動的模式📡、結果與不足——以上海市為例 | 謝宇,王銳蘭 | 黨政幹部論壇 |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創辦海光圖書館始末 | 吳瑞雪,李一翔 | 銀行博物 |
“微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模式改革初探 | 周錚錚 | 教育與職業 |
Analysis of the Abduction & the Status Quo on Discourse Differences in Ideological-Polit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ies | 汪永安 |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
高校學生無序政治參與的成因及對策 | 劉莉,章禮強 | 教育現代化 |
紀錄片《絲的旅行》中的絲綢史考辨 | 楊小明 | 服飾導刊 |
孫中山的追求與當代理想信念 | 廖大偉 | 歷史教學 |
法治代價視角下的涉訴信訪製度研究 | 張艷敏,王銳蘭 | 江南論壇 |
生態觀的法哲學探索——以中日比較為例 | 陳琳,章禮強 | 法製與社會 |
我國社區居家養老模式的研究 | 王雪婭,劉奕 | 傳播與版權 |
What is not so Fine with Fine's Critique of Modal Account of Essence | 何朝安 |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
Conjunction, Connection and Counterfactuals | 何朝安 | Erkenntnis |
《金瓶梅詞話》與《賈雲華還魂記》:“多層仿擬”的寫作方式及其意義 | 楊彬 | 求是學刊 |
上海文廣新一輪改革整合背景下的融合發展研究 | 焦雨虹,趙逸人,譚勇 | 聲屏世界 |
STS視域下微信對人際交往關系的影響 | 龍昊,楊桃蓮 | 華夏地理 |
Development of Crisis Management Models Combined with Cloud Computing | 劉奕 |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
中國古代“鄉紳之治”🚥:治理邏輯與現代意蘊--中國基層社會治理的非行政化啟示 | 秦德君,毛光霞 | 黨政研究 |
基於易班名師工作坊平臺的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研究 | 周錚錚,孫澤錕 | 黨史博采(理論) |
《崇禎歷書》中的恒星觀測——兼論徐光啟“會通以求超勝”的改歷目標 | 鄧可卉 | 徐匯文脈 |
信息傳播碎片化背景下大學生網絡政治參與的困境及應對 | 李書巧,陳雙雙,李磊 | 青少年學刊 |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質量文化建設研究 | 楊晶靜 | 沐鸣2娱乐學報(社會科學版) |
權力“入單”與權力如何運行是兩回事 | 秦德君 | 思想理論動態參閱 |
政治學研究亟需關註四個問題 | 王邦佐,秦德君 | 新華文摘 |
哈特與內格裏共同性概念探析 | 盧夢玲,王平 | 華夏地理 |
雒魏林和他創辦的上海仁濟醫院 | 袁媛,嚴世芸(外),YAN Shi-yun(外) | 醫學與哲學 |
社交媒體合作學習的影響要素與運作機製分析 | 唐承鯤,徐明 |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誌(教師版) |
中巴全天候夥伴關系的發展脈絡 | 黃軍甫 | 社會科學文摘 |
顧客參與互聯網企業服務創新影響機製研究 | 唐承鯤,徐明 | 湖南社會科學 |
托勒玫地心說的歷史地位 | 鄧可卉 | 科學 |
智慧社區建設模式初探——基於上海“歐風花都”的實踐 | 顧鐵軍,徐柯偉 | 江南論壇 |
再議九道術 | 鄧可卉 |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
城市文化創新的界面🎾、廊道與維度 | 秦德君 | 學術界 |
中緬關系:胞波之誼迷思與意識形態誤區 | 黃軍甫 | 社會科學文摘 |
李善蘭與上海 | 田春芝,廖大偉 | 都會遺蹤 |
晚清遺老吳慶坻的人生歷程 | 李一翔,方敏 | 近代中國 |
基於布與帛對比視角下布衣服飾文化的考辨 | 楊小明 | 絲綢 |
當代中國民粹主義言說:涵義·樣態·成因 | 黃軍甫 | 探索與爭鳴 |
治理領導過程的八種績效黑洞(三) | 秦德君 | 《現代領導》 |
恩怨交織的中越關系:回顧與展望 | 黃軍甫 | 社會科學文摘 |
《測量全義》中的數學天文學知識及其源流 | 鄧可卉,陳亞君 | 鹹陽師範沐鸣2學報 |
政府規製下非營利組織的發展探究——基於上海市NPO的實踐調研 | 徐柯偉,顧鐵軍 | 沐鸣2娱乐學報(社會科學版) |
應急誌願服務臨時性團隊的信任影響因素及管理路徑研究 | 尹媛,王銳蘭 | 沐鸣2娱乐學報(社會科學版) |
解構謊言的口語傳播特征 | 林毅 | 當代傳播 |
淺析數據倉庫對非營利組織戰略聯盟的影響 | 格麗,李書巧 | 沐鸣2娱乐學報(社會科學版) |
治理領導過程的八種績效黑洞(二) | 秦德君 | 《現代領導》 |
中國重大行政決策程序之風險評估研究 | 孔曉丹,茅銘晨 | 沐鸣2娱乐學報(社會科學版) |
“亞投行”背景下中國基礎設施投資效率分析——基於DEA-Malmquist指數法 | 王雪婭,劉奕 | 沐鸣2娱乐學報(社會科學版) |
轉型期我國農村社會風險分析與路徑提升研究——基於政府能力的視角 | 趙世林,劉海峰 | 沐鸣2娱乐學報(社會科學版) |
實施“建成小康社會”對我國房價發展趨勢的影響 | 張文馨,劉海峰 | 沐鸣2娱乐學報(社會科學版) |
霍裏斯《醉翁亭記》英譯本中的隱喻翻譯研究 | 楊娟,謝誌超 | 海外英語 |
清末蒙古王公貢桑諾爾布改革及其歷史意涵 | 廖大偉,張華明 | 綏化沐鸣2學報 |
冷戰話語下的中朝、中日關系回望 | 黃軍甫 | 社會科學文摘 |
胡先骕——科學與人文融匯的典範 | 楊小明 |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
關於袁世凱與東三省改製的幾個問題 | 張昊,廖大偉 | 蘭臺世界 |
治理領導過程的八種績效黑洞(一) | 秦德君 | 《現代領導》 |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傳統醫學史研究述評——以《中華醫史雜誌》(1980-2010)為中心 | 白艷暉,袁媛 | 科學與管理 |
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效率評價——基於省際面板數據的因子分析法 | 劉奕,王雪婭 | 重慶與世界(學術版) |
人格同一性問題的心理進路探究 | 楊小明 | 科技展望 |
從“耳目喉舌”到“新聞信息”--百年來中國新聞理論核心觀點演變 | 徐玲英 | 新聞愛好者 |
從馬克思民族文化觀出發淺析中國動畫電影發展 | 楊梓,焦雨虹 | 青春歲月 |
基因庫再議九道術 | 鄧可卉 |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
安清翹與“西學中源說” | 楊小明 | 卷宗 |
現行戶籍製度存在的問題 | 黃軍甫,阮文傑 | 經營管理者 |
上海市中外合作辦學非學歷教育現狀研究 | 劉奕,曲玥 | 上海教育 |
體育精神的培育與傳播:內涵、動因與路徑 | 劉海峰 | 湖南社會科學 |
政策變通應遵循的幾個原則 | 秦德君 | 領導之友 |
“庸人人格”的規避與治理——四種負面領導人格及其治理之四 | 秦德君 | 《現代領導》 |
法治政府語境下權力清單的法治化路徑 | 尹媛,王銳蘭 | 黨政幹部論壇 |
智慧城市之眼🏊🏻♀️:公共屏幕傳播研究 | 蘇狀、汪燕 | 當代傳播 |
地方政府網絡媒體在線交互成熟度評估研究 | 顧鐵軍 | 當代傳播 |